U3 AR 視覺影像RTK,效率超越想象
U3 AR 視覺影像RTK,效率超越想象
// AR加持、效率倍增”
U3 AR 視覺RTK,AR影像加持,實景AR放樣,所見即所測。
“手簿+主機”雙AR影像可以滿足放樣全流程作業中的智能引導工作:中視距使用手簿AR攝像頭,快捷引導;短視距采用主機高感光攝像頭,精準指示。
視距長短可自行設置。
多傳感器融合 IMU/GNSS/影像多傳感器融合,使姿態、位置、影像能夠精準同步。
微光鍍膜鏡頭 采用微光級影像器件,在傍晚和清晨仍可輕松作業,550nm鍍膜鏡頭,有效降低紫外線干擾。
3D姿態引導 自研AR輔助放樣做法,支持3D姿態引導,放樣效率更高。
// 無感慣導,又快又從容”
板載IMU慣導模組,無需專門初始化,設備即開即用。
無感校準 快速初始化作業,無需專門校準。
400Hz傳感器 高數率傳感器原始數據輸出,精準無需等待。
3D姿態引導 自研AR輔助放樣做法,支持3D姿態引導,放樣效率更高。
// 信號強悍,數據精準”
U3 AR 采用天琴Ⅱ代芯片,支持全星座全頻點GNSS信號接收。
密林、高樓、高壓線路等遮擋、強干擾環境下,依然信號穩定,數據精準。
// 數據+人員,多重安全保障”
數據安全采用數據庫對測量數據進行管理,可恢復誤刪丟失數據。另外測量數據RTK主機和手簿雙重備份,數據安全有保障!
人員安全 新版軟件創新添加了軌跡返航功能,作業過程中,軌跡數據全程記錄,如遇到迷路、無網絡等極端情況,U3 AR 無需網絡也可實現軌跡返航。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文章轉載,轉自原創UFO測繪微信公眾號文章,出于傳遞信息及學習之目的,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立場,本網站不對其真實性負責。
更多相關
國測一大隊改革發展紀實
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殡S著祖國奮發前進的鏗鏘步伐,測繪人作為改革開放的實踐者、見證者、受益者,勇立時代潮頭,以一往無前的進...
第五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競賽-地圖繪制員職業技能競賽開賽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南方測繪杯”第五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地圖繪制員賽項在美麗的浙江杭州正式拉開帷幕。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競賽組委會常務副主任宋超智,浙江省政協副...
千尋位置CEO陳金培:為什么時空智能已成基礎設施?
將懸掛在浩瀚宇宙中的衛星定位與導航能力,落地進手機、汽車與小學生書包中,共經歷了六年的艱難探索?! 耙徊ㄓ忠徊ǖ臄底只顺背说靡嬗诨ヂ摼W、計算網兩大基礎...
貫徹落實新《測繪法》 推動地圖出版繁榮發展
地圖是測繪地理信息成果的最直觀反映,也是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服務社會最廣泛的產品。新修訂的《測繪法》在強化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完善地圖、互聯網地圖服務監管,促進測繪成果社會化應用,激發地理信息產業活...
自然資源部: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提供54、80坐標系測繪成果
自然資源部: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提供54、80坐標系測繪成果 日前,自然資源部發布公告稱,自2019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向社會提供1954年北京坐標系和1980西安坐標系基礎測繪成果...
徠卡全站儀助力2.35萬噸橋梁轉體
橋梁轉體施工是上世紀40年代以后發展起來的一種架橋工藝,它是在河流的兩岸或適當的位置,利用地形特點使用簡便的支架先將半橋預制完成,之后以橋梁結構本身為轉動體,使用一些機具設備,分別將兩個半橋轉體到...
徠卡BLK2GO公共設施管理的應用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醫院、學校、發電廠、工廠等涵蓋了各種各樣的空間和建筑,公共設施和物業管理是必不可少的。而獲取直觀詳細的建筑和設施圖,是實現更好的管理手段?! ∫?、應用需求: 疫情期間醫院公共設施調...
入手即可上手,上手便是高手!——徠卡BLK3D建筑立面測量
很多老舊小區外立面需要進行翻修整改,這類項目往往工作量很大,若使用傳統作業方式,所需的人力、時間較多。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與創新,徠卡BLK3D為我們提供了輕量化、可視化的建筑立面測量方式,快速準確的獲...